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国民营养与健康工作,强调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近年来,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,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。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、人口老龄化、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影响,当前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、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、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。

营养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,做好营养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。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和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中均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,作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,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。按照中央总体部署,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农业、教育、科技、体育、中医药等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借鉴国际有益做法和经验,从我国国情出发,组织编制《国民营养计划(2017-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营养计划》),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,充分汇集各方面智慧。近期《营养计划》已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。

《营养计划》立足于我国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,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、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,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科学发展、创新融合、共建共享”的原则,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、优化营养健康服务、完善营养健康制度、建设营养健康环境、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,立足现状,着眼长远,分阶段设置了2020年和2030年工作目标,并分别提出了降低人群贫血率、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,控制学生肥胖率,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具体指标,部署了相关任务。

《营养计划》以问题、目标、需求、创新为导向,部署七项实施策略和六项重大行动,覆盖全人群、生命全周期的营养和健康,着力满足国民健康需求提升获得感,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助力营养产业蓬勃发展,促进形成“大营养、大健康、大融合、大发展”格局,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七项实施策略具体包括:

(1)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,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,提高标准制修订能力,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。

(2)加强营养能力建设,包括营养科研能力和营养人才培养,为营养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增添新动能。

(3)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,及时了解人群营养状况并开展综合评估工作,对营养改善工作提供有力依据。

(4)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,加快农业、餐饮业、食品加工业的营养化转型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(5)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,促进传统食养服务供给和食养知识传播,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食养在现代营养学中的作用。

(6)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,积极推动“互联网+营养健康”智能化应用,稳步开展信息惠民服务。

7)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科普宣传,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,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水平。

六项重大行动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健康突出问题:

(1)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,加强孕前和孕产期营养评价、膳食指导和干预、培养科学喂养行为、提高婴幼儿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

(2)学生营养改善行动,指导学生营养就餐,加强超重、肥胖干预,推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。

(3)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,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改善措施,建立营养健康管理与照护制度,推动老年人群的“健康老龄化”。

(4)临床营养行动,完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、加强患者营养诊断和治疗、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。

(5)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,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,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,加强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。

6)吃动平衡行动,推广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运动人群营养支持能力和效果,推进体医融合发展。

国务院高度重视《营养计划》的贯彻落实,为确保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有效落地,从强化组织领导、保障经费投入、广泛宣传动员、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保障落实的措施。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,强化组织保障,统筹协调,制定实施方案,将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评,确保取得实效。

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行动方案,计划的实施拟分三步走:

一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解决突出问题,实现科学营养;

二是针对国民多样化、个性化需求,提供差异化服务,实现精准营养;

三是面向未来的营养健康发展,依靠科技创新,实现智慧营养。

营养改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,需要各级政府、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。《营养计划》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,最终形成政府引导、市场配置、社会互动、创新共享的国民营养健康新格局。

内容来源: 中国网